欧美丝袜一区二区,久久美女性网,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2025長三角國際化工產業展覽會 時間:2025年11月4日-6日 地點: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

您當前位置:首頁 >行業新聞

全球能源行業:2024年曲折轉型,2025年市場看弱?




2024年百年巨變加速演進,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展與繁榮、交流與合作均遇到多重壓力, 面臨嚴峻挑戰,是變革與動蕩交織的一年。

化石能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環境保護的要求日益嚴格,全球氣候變化的緊迫性促使各國紛紛制定更加苛刻的碳減排目標。2024年烏克蘭危機繼續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中東局勢持續升級;特朗普贏得大選,美國回歸化石能源;中國《能源法》通過表決,加快完善新型能源體系。

2025年,全球石油市場看弱,面臨嚴重的供大于求的壓力;全球天然氣需求仍保持增長態勢,供應緊張問題依然存在。能源轉型需要國際合作,任何理由的限制、貿易壁壘、脫鉤斷鏈都會減緩新能源的發展,推遲碳中和的實現。






2024年能源行業簡要回顧



在新冠病毒感染結束后,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隨著經濟復蘇而溫和增長,但石油需求受電動汽車沖擊影響明顯。國際能源署(IEA)預計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相比2023年增長84萬桶/日,達到1.028億桶/日。在中東沖突持續升級的背景下,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仍堅持減產政策以穩定價格,美國原油產量則在2024年8月創下1340萬桶/日的歷史新高。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在70~92美元/桶的區間寬幅震蕩,2024年12月回落到75美元/桶以下。

天然氣方面,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再創歷史新高,國際能源署預計增幅超2.5%,總量達到4.2萬億立方米,其中,增量的45%來自亞太地區。烏克蘭危機使全球天然氣貿易架構發生顛覆性變化,部分在建項目的延遲投產,加上巴拿馬運河擁堵和紅海危機,使得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仍處于緊平衡狀態,國際能源署預計2024年全球LNG供應量增速僅為2%,是2020年以來的最低增速。盡管如此,全球天然氣價格仍在相對合理的區間,2024年12月,荷蘭天然氣交易所(TTF)價格在50歐元/兆瓦時以下的水平波動,普氏日韓標桿指數(JKM)價格在1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上下波動。

對比傳統油氣業務的巨額利潤和可再生能源業務的持續投入與大幅虧損,以BP、殼牌為代表的激進石油公司為了重振股價,緩解投資者擔憂,放棄了2020年以來的低碳轉型戰略,重新回歸和聚焦傳統油氣業務。2024年10月,BP正式宣布放棄2030年將油氣產量削減40%的計劃,宣布出售風能和太陽能業務,并暫停18個氫能項目;殼牌繼2023年啟動出售可再生發電業務的資產和股份后,2024年下調了2030年的碳減排目標,尋求出售部分海上風電資產和碳抵消項目的大部分股權,宣布將停止新的海上風電投資并分拆電力部門。挪威艾奎諾(Equinor)公司則放棄了西班牙、葡萄牙、越南和法國的海上風電項目,同時計劃裁撤可再生能源部門20%的員工。2024年12月5日,殼牌宣布與艾奎諾成立合資企業,該企業將成為英國北海最大的獨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

相比之下,以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為代表的美國老牌石油公司則繼續深耕油氣上游業務,不斷提高油氣產量。全球油氣行業延續了上一年的并購熱潮,特別是美國的頁巖油氣資產,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與西南能源公司(Southwestern Energy)合并,誕生了美國最大的天然氣公司。響尾蛇能源公司(Diamondback Energy)以260億美元收購奮進能源公司(Endeavor Energy)后,成為僅次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的美國第三大油氣生產商。粗略統計,2024年全球大型油氣并購項目的交易規模合計接近2000億美元。

2024年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繼續蓬勃發展,中國能源綠色發展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引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強勁增長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結構中的占比超過30%,清潔能源發電總量占比接近40%。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的報告,截至2023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21億千瓦,與2022年相比增長13%,預計2024年新增裝機1.31億千瓦,其中,中國僅在2024年1—11月就新增7935萬千瓦。在太陽能光伏方面,英國智庫Ember預計2024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新增5.93億千瓦,其中,中國占比仍將超過一半。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2.3億千瓦,同比增長14.4%,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裝機的91.9%。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8.2億千瓦,同比增長46.7%;風電裝機容量約4.9億千瓦,同比增長19.2%。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容量17.4億千瓦,占比達到53.9%,歷史上首次超過一半。2013年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年均占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40%以上,2023年新增裝機占全世界新增裝機的一半以上。國際能源署預計中國將鞏固其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導者的地位,到2030年將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的60%。

在交通運輸領域,電動汽車正加速對燃油車的替代。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分析,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1700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20%以上。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年產銷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產銷規模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7月新能源車在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首次超過50%,8月月度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9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2809萬輛,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總數達1143.3萬臺,車樁比為2.46∶1。

2024年11月24日,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阿塞拜疆著名的石油城巴庫閉幕,本屆大會最大的亮點是全球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機制取得重大突破,并達成了巴庫金融目標協議。各締約方就《巴黎協定》6.4條機制下的碳信用標準達成共識,推動建立一個由聯合國機構監督的國際碳交易市場。經過最后兩日的延期談判,發達國家及其各方共同承諾在2035年前每年為受害的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提供至少3000億美元以支持應對氣候變化。



2024年全球能源熱點聚焦


烏克蘭危機自2022年2月爆發至今已接近3年,對全球能源和貿易格局都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一是能源安全問題重回視野焦點,成為各國調整能源政策的首要目標;二是歐盟繼續加快能源轉型步伐,試圖徹底擺脫對進口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三是美歐持續擴大對俄羅斯制裁,能源市場兩極分化的格局日趨明顯;四是美國增加出口至歐洲的油氣,俄羅斯資源被迫東移南下尋找市場;五是俄羅斯外貿結算受到嚴重限制,試圖構建自己主導的國際支付系統。標準普爾公司研究提出全球范圍內運輸受制裁石油的影子油輪船隊數量正在不斷增加,目前已經接近900艘,約占全球油輪船隊的17%,其中,俄羅斯的影子油輪船隊規模為586艘,總載重為5710萬噸,包括260艘阿芙拉型和84艘蘇伊士型。2024年12月16日,歐盟通過了對俄羅斯的第15輪制裁措施,包括禁止52艘來自第三國的船只進入歐盟國家港口,進而使受制裁的船只總數達到79艘。

2024年12月11日,第10屆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再次呼吁加沙停火并釋放被扣押人員,強調追究責任的重要性,美國對此仍投反對票。在敘利亞反對派控制大馬士革后,以色列空軍密集轟炸敘利亞,出兵占領包括戈蘭高地在內的雙方邊界緩沖地帶敘利亞一側的多個防御點和定居點,并宣稱“戈蘭高地永遠屬于以色列”。盡管中東地緣局勢持續升級,但主要資源國基本未受影響,對國際油價的影響明顯低于市場對基本面的預期。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已經在2024年12月上旬宣布下調2025年1月面向亞洲的所有石油價格。隨著美國能源出口國地位的穩固,并在國際市場上與沙特阿拉伯為代表的中東國家形成競爭,中東在美國戰略版圖上的重要性已經開始減弱,特朗普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態度將進一步加劇中東沖突。

2024年11月6日,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引發了全世界對美國未來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的高度關注。11月16日,特朗普提名油服公司自由能源公司(Liberty Energy)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擔任新一屆政府的能源部部長,并表示將設立國家能源委員會,任命北達科他州州長道格?伯格姆(Doug Burgum)擔任主席。特朗普是堅定的化石燃料支持者,在2024年7月發布的共和黨20條競選綱領中,明確提出要讓美國成為全世界主導性的能源生產者,廢除電動汽車政策,并減少給能源生產商帶來重負且成本高昂的管制,加大美國國內化石能源開采力度,進一步鞏固最大能源生產國的地位,同時放松對能源出口的限制,進而抑制全球能源價格。特朗普經濟政策的要點之一是對內減稅、對外加稅。特朗普上臺后預計還將大幅提高自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等中國的新興優勢領域,同時繼續要求中國增加進口美國商品,特別是能源和農產品。

2024年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三十七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以下簡稱《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能源領域首部基礎性、統領性的法律,系統全面地構建了能源規劃、開發、利用、市場、儲備、應急、創新和監管的法律框架,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踐行氣候承諾、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能源法》突出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和可再生能源替代,明確“國家支持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進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能源法》另一個亮點是將氫能列入中國能源的類別之一。雖然氫能是人類理想的能源種類之一,目前在生產成本、安全使用與運輸上還不成熟,但此次《能源法》仍然將其列入其中,可見對新能源的重視和對氫能的期待。



展望2025年


展望2025年,國際能源署、歐佩克和美國能源信息署均對全球石油市場看弱,認為將面臨嚴重的供大于求的壓力。根據路透社近期調查,多數分析師認為2025年需求疲軟和供應過剩將拉低油價,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替代的沖擊下。特朗普上臺后,預計全球石油供應過剩問題將更加突出,但烏克蘭危機和中東危機的持續升級也增加了短期供應中斷和價格上漲的風險。天然氣方面,預計2025年全球需求仍保持增長態勢,但供應緊張問題依然存在。國際能源署預計2025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增長2.3%(約1000億立方米),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量來自亞洲地區;產能增量的一半以上則來自美國,也存在新增產能不及預期的可能。由于烏克蘭從2025年1月1日起中斷過境的俄羅斯天然氣,歐洲天然氣供應將更多地依賴進口LNG,從而導致供需形勢更加緊張,因此預計2025年整體價格水平將較2024年有所上升。

二氧化碳排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被討論了多年,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如果不嚴加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將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嚴重影響,需要各國采取一致果斷的行動。化石能源的退出已是大勢所趨,綠色低碳轉型的趨勢勢不可擋,只是路徑不同而已。中國政府承諾的2030年、2060年就是中國化石能源退出的時間大表。

能源轉型需要國際合作,任何理由的限制、貿易壁壘、脫鉤斷鏈都會減緩新能源的發展,推遲碳中和的實現。沒有中國的積極參與,全球的碳中和是無法實現的。2025年的不確定性是確定的,應對百年未有的沖擊與挑戰, 還需要信心與定力、毅力與韌性、智慧與勇氣等,這些中華民族千年延續的重要法寶。



內容來源:中國石油報

作者:國際能源轉型學會 孫賢勝、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王海博、中國石油規劃總院 孫娜

圖片:美國能源信息署EIA、TRADING ECONOMICS網站、攝圖網

編輯:欒奕

責編:郭思清

審核:向愛靜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部分圖片、數據來源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本文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及圖片、字體等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缙云县| 南江县| 泸定县| 固始县| 改则县| 景宁| 宁阳县| 简阳市| 汶上县| 平邑县| 独山县| 皋兰县| 桐梓县| 萝北县| 安图县| 梧州市| 竹北市| 昌平区| 封开县| 光泽县| 老河口市| 塔河县| 秭归县| 尼玛县| 沙田区| 阿坝| 荆州市| 湘潭市| 积石山| 临海市| 黔西| 科技| 荔浦县| 应城市| 耿马| 龙陵县| 沙田区| 锡林郭勒盟| 铜陵市| 广平县|